为启发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提升团队管理与创新能力,适配职场并推动学生工作转型,张婷异科导师小组成员于5月14日下午在汇江书院会议室进行“不拘一格 — 网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为主题的大咖阅读分享会。 本次大咖分享会聚焦网飞市值超 2000 亿美元、用户覆盖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奇迹,深度解析其 “人才重于流程、创新高于效率、自由多于管控” 的文化内核,为在场学生打开互联网时代创新管理的新视野。

文化起源:从 “反常识” 中崛起的破局之路。张婷老师首先回顾了网飞从传统 DVD 租赁企业向流媒体巨头的转型历程。她指出,传统管理模式的流程僵化(如百视达因拒绝变革迅速衰落)是网飞转型的直接动因。2002-2012 年,网飞订阅用户从 80 万爆发式增长至 2300 万,年复合增长率超 30%,这一数据背后是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的颠覆性洞察 —“让成年人共事,比管控更有效”。她强调,网飞早期打破传统流程束缚的勇气,正是其 “反常识” 崛起的关键。

底层逻辑:自由与责任的三大支柱体系。人才密度:打造 “A + 级选手” 梦之队;坦诚沟通:用真相取代表面和谐;情景管理:为自由划定责任边界。张婷老师举例网飞原创内容团队的自驱协作模式,说明高密度人才如何通过相互激励实现高效运转。以《纸牌屋》基于大数据选角为例,阐释 “用数据替代观点” 的决策逻辑,特别指出,“自由≠放任”—— 商业目标、用户价值、法律底线构成三大责任边界。

实践革新:从制度颠覆到文化落地。分享会中,张婷老师通过对比表直观呈现网飞与传统企业在创新容错、管理维度、资源分配上的差异。争议反思:理想文化的现实适配性。针对网飞文化的争议,张婷老师剖析了三大挑战,她强调,网飞文化并非 “万能模板”,其适用于创意密集型行业(如互联网、影视),但在流程型、合规敏感型领域(如金融、制造业)需谨慎应用。同时,企业规模是关键变量 — 初创公司可借力灵活创新,成熟企业则需平衡创新与稳定。

在自由与责任的平衡中寻找成长坐标。分享会尾声,张婷老师总结:“网飞的管理哲学本质是对‘人性’的信任与挑战 — 相信成年人的自驱力,挑战传统层级的桎梏。” 她鼓励异科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既要学习网飞 “不拘一格” 的创新思维,也需牢记 “自由以责任为边界” 的底层逻辑,在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 “平衡坐标系”。
此次大咖阅读分享会不仅是一次管理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 “如何在不确定时代构建确定竞争力” 的深度启发,未来将继续通过异科导师系列活动,链接多元领域智慧,助力学生拓宽视野、赋能成长。

组织这次阅读分享会,网飞自由与责任结合的工作模式给我启发。分享中学生对 “只雇成熟成年人” 的讨论,让我意识到教育中应给予学生自主空间,像网飞员工一样,在信任中激发潜力。同时,网飞的坦诚文化也提醒我,要为学生营造开放交流氛围,助力他们成长。此次分享革新了我的教育理念。
—全生异科导师 张婷
分享会让我重新认识网飞工作法。以往觉得校规限制学习,现在明白自由需以责任为前提。网飞员工对成果负责,激励我主动设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时间,用实际行动践行 “自由与责任”,充实大学生活。
—2024级财务管理6班 杨莉
原以为企业管理离我很远,分享会后发现网飞的 “人才密度” 和 “坦诚文化” 与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未来我要提升自身能力,多参与团队活动,在交流协作中成长,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学习和职业发展助力。
—2024级财务管理5班 林俊云
文字:杨莉
图片:杨莉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