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重庆移通学院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于日前举行专题学习会,聚焦彭鸿斌董事长力作《梦想与实践》第二辑。通过教师代表的学习心得分享与集体深入研讨,教研室进一步领会了董事长关于办学育人、教育创新的核心思想,为夯实商科教育基础、提升教学育人实效注入了强劲的思想动能。
基础教研室此次学习活动,旨在深刻理解书中阐述的办学战略与育人模式,并将其精髓融入商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廖林老师进行学习动员讲话,她强调,彭鸿斌董事长所著的《梦想与实践》第二辑,深入阐述了中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新教育实践,涵盖发展战略、完满教育、商科教育、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等重要板块,与学校作为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定位紧密契合,对提升教研室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积极分享。随后,廖林对书籍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让老师们对书籍核心内容有初步了解。

周琴宇老师分享到:“最让我警醒的是书中关于“伪学习”的剖析。就像总有人收藏无数健身视频却从不锻炼,我们常把“知道”当成“做到”。书中建议把“等准备好了”换成“先做五分钟”,这让我养成了每天写500字读书笔记的习惯。三个月积累的素材,竟整理成了个人知识库。原来行动本身就会产生惯性,就像推门时最初需要用力,滑开后自然顺畅。”
袁黎黎老师认为讲话中提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令她印象深刻。学校行政服务于教学,优秀教师的待遇甚至可高于校长,这种机制保障了教学的核心地位。同时,鼓励教师追求个人梦想,将教学与自身创作结合,既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郝文慧老师在阅读后,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彭宏斌董事长的教育理念:卷到极致不如不同。彭总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现实情况都十分了解,所以在学校办学定位,学生的培养模式上都独具特色。不去卷自己的弱点,而是走特色化道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工科、艺术、商科容融合,培养出最商科的工科生,最艺术的非艺术生、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
蒋金华老师高度赞同董事长的观点:办学要有特色,重在取长补短。公办大学,都想成为211、985,但是,民营大学追求什么?移通学院的侧重点是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实战型人才。

陈俊宇老师认为彭鸿斌董事长说的教育即生活让她印象深刻:“他说在学校中,教育并非唯一,学校是充满生活场景的地方,有商业活动、同学间的交流、师生间的沟通和各种社会活动。未来,学校也要持续发力,将校园打造为生活化的场景。学校更要明白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老师也要身体力行地做好。”
张成姣老师在阅读完之后,感触颇深:“在发展战略部分,学校明确以信息产业为导向的定位极具前瞻性。这让我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应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将最新的行业信息与技术融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为他们未来顺利进入职场奠定坚实基础。”
贺静老师分享到:“《梦想与实践》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光靠空想实现不了人生目标,必须实实在在地去干。有人总说想创业,却连市场调研都不愿做。真正的梦想家,既要敢想敢梦,更要动手试错。书中提到知行合一,就是说知道不等于做到,得像造房子那样,一砖一瓦垒起来才行。”
杨鸿杰老师在阅读之后分享了书中的171页关于中外教育差异的观察,她认为这段深刻揭示了中国高校课堂的两大痛点:“阅读的贫瘠与讨论的缺席。当国外学生深潜于十几本专业著作时,我们不少学生却止步于教材边界,甚至踏入大学后仍与课外阅读绝缘。这不仅是知识量的差距,更是学术视野与思维深度的鸿沟。而课堂讨论的稀缺,则进一步削弱了知识内化与批判性思维生长的土壤。”
李姮老师分享到:“《梦想与实践》这本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关于“想与做”的认知枷锁。我们做老师的有的时候总是在想着关于这门课,我能怎么样怎样就好了,但是现实情况是为了完成工作,省事儿就不做了,觉得达到预期的效果太难,太耗时间,所以教师的成长很慢。真正的知行合一是对于上好课,要不怕麻烦,不怕花时间,潜心钻研,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谭穗老师通过学习《梦想与实践(第二辑)》商科板块,深刻体会到彭鸿斌董事长“教育即价值创造”的前瞻理念,以及商科学生需要掌握沟通技巧。书中“商业伦理+数字技能”的复合培养模式,启发她在宏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融入经济调研实战项目,使学生在真实数据中理解商业决策的社会价值。
谭红英老师在阅读了《梦想与实践》这本书后,感触颇深,特别是里面“卷到极致不如不同”的办学理念,本质上是对教育异化的清醒认知。当传统高校在学术竞赛中陷入内卷,我们学校正如战略管理中的“蓝海战略”实践者,通过重构学生能力坐标——将X轴设为“职业胜任力”,Y轴定为“人格完整度”,在公办院校未覆盖的领域开辟出新价值曲线。这种差异化定位,恰好弥补了中小企业管理人才的市场缺口。
刘璐遥老师对于其中的一个篇章“好苦啊,我喜欢”,有特别深的感触:“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如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烦恼和当前面临的苦恼。既然我们此时此刻,飞不到月球上去,没法克服地心引力到太空去,那我们就不如接受。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当我们做好了,做到极致了,我们可以改变很多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尽我们的力量,至少我们的人生不后悔。我们尽力了,才会不留遗憾。”
彭一书老师则认为贯穿全文的是四个字“责任与爱”。学校教育的责任与爱,是塑造个体生命、影响社会未来的核心力量。这两者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责任赋予教育以方向,爱则赋予教育以温度。在董事长举的学生和老师的事例里,我深刻感受到学校首要责任是系统化地传授人类文明积累的知识,但更深层的责任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如杜威所言:“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本次专题学习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深度碰撞,更吹响了基础教研室深化教学改革的号角。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彭鸿斌董事长在《梦想与实践》第二辑中擘画的蓝图。大家一致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筑牢商科教育的根基,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开阔视野和扎实基础的未来人才贡献核心力量!
图文:李姮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