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促进暑期培训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帮助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成长,2025年9月10日下午13:00,基础教研室在5201教室召开了暑期培训分享会。
首先,袁黎黎老师、张成姣老师、廖林老师、贺静老师围绕暑期在三亚参加的“智教融合・课研共进:AI时代商科教师教学创新与一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的培训内容及心得进行了分享。其中袁黎黎重点分享了周加贝博士提出的AI时代教学思维需从“培养知识容器”转向“锻造人的独特性”,以及秘塔AI搜索的实操价值——学术上可精准检索中英文文献、导出规范参考文献,助力严谨研究;教师课程层面能依托“今天学点啥”功能,通过关键词、网址或本地文档输入素材,按学生水平选“初学者”等模式、从20余种风格择选讲解风格,快速生成含PPT、课件及语音的教学内容;同时提及师超教授OBE理念下新商科课程改革及产教融合思路对学院课程开发的借鉴意义,并结合自身教学分享了应用设想,为老师们提供实践方向。

张成姣老师主要分享了此次培训的收获,她认为培训中周加贝博士展示的AI辅助教学案例,精准解决了她在教学中的统计实践难题,师超教授关于OBE理念的分享,让她重新审视应用统计学的课程的设计,并以《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为例,列举如何运用培训收获开展具体的教学改进,将所学切实融入到日常教学。

廖林老师也在分享中表示从前对AI的认知停留在“辅助搜索、简单排版”,如今,能清晰地规划出“AI+教学”的应用路径:用kimi制作案例图表、设计课件框架;用秘塔整理科研文献、分析产业需求;用沉浸式翻译插件拓展国际教学资源;用AI收集学生反馈、优化教学设计。这些工具不仅能节省时间,更能帮助她聚焦“教学创新”与“学生成长”,真正实现“智教融合”。

贺静老师表示在培训中关于OBE理念下新商科教学的内容,从“育人逻辑”层面为她指明了方向。培训中提及的“教学实施路径”,让她跳出了传统“按章授课”的局限,学会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设计课程;而“学导多元立体化互动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更是清晰拆解了“教法”与“学法”的协同逻辑——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多元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新商科教学更贴合行业需求与学生成长规律,有效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的核心问题。

其次,李姮老师分享了暑期参加的“第十四期品牌管理高级研修班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裁判员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和收获。李姮老师从教师发展和指导学生比赛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教师发展方面,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老师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应该结合自己所长打造自己的个人IP,学生比赛方面主要分享了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的评分细则以及教学生如何使用AI助力学生作品。李姮老师表示在此次培训中收获很多,后续将依托此次培训中的收获继续指导学生,争取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最后,教研室主任李邓金在前面几位老师分享的基础上,也补充了自己在三亚培训中的AI学习心得和课程建设心得,并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李主任表示暑期培训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希望教研室的老师们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学习、勇于实践,能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教学实践,助力学生成长。同时,希望各位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比赛,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并强调教研室会尽量为大家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此次培训分享交流会不仅是一次学习成果的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共识的凝聚,让老师都深受启发,对新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都有了新的思考,接下来大家将把此次分享交流会中的经验融入日常教学,持续推动课程创新与自我革新。
图文:谭红英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