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复兴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为推动非遗技艺活态传承,探寻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共生路径,2025年7月2日,淬炼商学院“禾粒云·黔乡踏迹”美丽中国实践团于贵州凯里市下司古镇开展第三天“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沉浸式调研与体验,解码苗乡非遗的匠心密码,记录古镇生活的鲜活图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青春动能。

非遗魅力 古韵流芳
在数字技术重塑传统工艺的当下,实践团走进下司古镇非遗工坊,捕捉银器、漆扇技艺的独特魅力。银器铺内,此起彼伏的敲击声与闪烁的火光交织,匠人以锤为笔、银为纸,在方寸之间勾勒龙纹水浪,将一块块银料锻造成精美的饰品;漆扇工坊里,天然颜料晕染扇面,朱砂的热烈与靛蓝的沉静碰撞出东方美学。团队运用多机位拍摄,用影像为传统技艺留存珍贵档案,让传统技艺突破时空界限,在数字时代绽放光彩。


扎染留韵,艺绽新辉
面对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风险的现状,实践团深度参与扎染体验活动,探索非遗活化新路径。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挑选心仪的布料,运用折叠、捆扎、缝合等手法,将布料捆扎成不同造型。浸染环节,成员们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浸入染料池中,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单调的白布逐渐晕染出靛蓝色彩。拆开捆扎的线绳,深浅不一的靛蓝色块在素白底色上晕染出自然灵动的图案。成员们捧着扎染的衣服和方巾,真切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神奇,一针一线、一染一浸间,完成与古老技艺的深度对话。


古镇生活 岁月悠然
广场转角处,木质凉亭内居民围坐闲谈,实践团成员们也融入其中,倾听着镇中老人讲述着古镇的故事,感受这里宁静的生活节奏。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实践团成员们在这里体会到了下司古镇的独特风情,也感受到了当地居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淬炼商学院“禾粒云·黔乡踏迹”团队以非遗为媒、以创新为翼。这不仅是对下司古镇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更搭建起传统技艺与现代传播的双向通道。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黔乡大地,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严定坤 袁渝敏 图片:刘春秀 付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