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志愿服务】行走的传承课:竹马承古韵·青春续薪火——淬炼商学院“渝见岚皋”理论普及宣讲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08 21:09 浏览:

2025年7月8重庆移通学院淬炼商学院“渝见岚皋”理论普及宣讲团深入秦巴腹地,在陕西省岚皋县晓道小学开启“行走的传承课”,对话省级非遗晓道竹马第36代传承人罗长超校长,探寻千年民俗的守正创新之路。

推开历史之门,晓道竹马肇始于唐代军阵演练,历经千年沉淀为岚皋文化符号。12匹竹马象征月月安康,将军领阵演绎忠勇精神,皮纸竹骨间凝结巴山先民的生存智慧。作为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社火庙会走向现代舞台,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36代传承人罗老师深情诠释道:“竹马不仅是技艺,更是晓道村民不畏艰险的精神图腾。

这份精神图腾的背后,矗立着一场用生命丈量的传承接力。2011年,当第35代传人郑昌银在病榻上攥紧竹马草图,将濒危的非遗火种托付给邻居罗老师时,一句“不能让竹马断了根”的嘱托化作千钧使命。罗老师临危受命,在晓道小学火速组建学生社团,誓守文化根脉。

令人动容的是,病危的郑昌银坚持坐轮椅奔赴学校,在排练场亲自修正阵型,为学生上了最后一课。这场轮椅上的教学,完成了跨越生死的文化交接。十四年来,罗老师晓道竹马化为校本课程,带出300余名小传人。病榻嘱托与操场执教的双重烙印,铸就了非遗传承最悲壮的‘生命接力棒’!如今,郑昌银老师的遗孀提出“让竹马跃出校园围墙”的愿景,倡议将成人加入到竹马的演出当中,推动非遗融入广场健身与社区节庆。这份来自传承者家庭的创见,为晓道竹马注入从“活态传承”到“全民共享”的创新维度。

带着这份生命的重量,宣讲团深入竹马工坊实践研学。篾刀劈开五年生毛竹,皮纸裱糊出骏马神韵,宣讲团在省级工艺大师引领下参访“108道工序”的匠心。此时校园内正回荡着新编的巴风古乐——这恰是罗老师特邀重庆音乐专家创作的晓道竹马5.0配乐,当孩子们跨上竹马演绎《穆桂英挂帅》,古琴与鼓的交响中,古老阵型与童声呐喊交融,非遗基因与巴文化血脉完成创造性化合,呈现出非遗活态传承的当代答卷。竹马艺术载体的创新维度由此全面打开。

触摸着竹马的魂魄,从技艺实训的工坊到思想碰撞的研讨场,这堂行走的传承课淬炼出青年集体的文化觉醒: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民族复兴的精神基座,晓道竹马传承千年的忠勇魂魄,正为新时代青春征程校准奋斗航向。宣讲团以行动立誓:新时代新征程上,青春力量必将在文化遗产传承的壮阔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马梦杰 图片:胡瑶佳 高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