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助力非遗传承与乡村文旅发展,重庆移通学院淬炼商学院“禾粒云・黔乡踏迹”美丽中国实践团于2025年7月8日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开启以“千年苗寨韵,西江千户情”为主题的文化探索之旅。

眸映层楼 檐刻时光
踏入苗寨,实践团成员们即刻被千栋吊脚楼的磅礴气势震撼。当地的木质建筑依山而建,层叠而上的飞檐翘角勾勒出雄浑的天际线,青瓦与原木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成员们沿着青石板路穿梭其间,用镜头记录吊脚楼“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布局,聚焦榫卯结构的智慧结晶—不用一根铁钉却屹立百年的建筑奇迹。在苗族老人的带领下,团队深入探访百年古宅,触摸夯土墙的斑驳痕迹,听屋主讲述“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半坡设粮仓”的生活哲学,通过影像为吊脚楼建筑艺术建档,在丈量每一寸木梁中读懂苗族先民与自然共生的生存智慧。

桥连风雨 廊藏乡韵
横跨白水河的风雨桥是苗寨的文化地标,实践团成员们在桥上,细观廊柱上的彩绘故事。桥身以樟木为骨、青瓦为盖,32根廊柱对应苗族古歌中的32个迁徙历程。成员们与当地孩童一同坐在美人靠上,聆听导游讲述“风雨桥又称回龙桥,是阻拦风水外流的福祉之桥”的传说,并用直播镜头展示桥体雕刻的苗族图腾——蝴蝶妈妈、姜央兄妹等神话形象。

情系苗俗 艺传薪火
苗寨文化广场上,十二道拦门酒的热闹场景,让实践团成员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苗族非遗文化之旅。身着华丽苗服的苗家姑娘们,手持大碗,在寨门前筑起十二道“酒门”,发髻上的银饰随着欢快的山歌轻轻晃动,裙摆间绣着的吉祥纹样也仿佛在跳动,用热情似火的拦门酒歌,迎接远方而来的客人。成员们端起酒杯,感受着酒液入口的醇厚,也体会到苗族人民待客的豪爽与真诚,纷纷用相机定格下这极具民族特色的迎宾瞬间。

此次西江千户苗寨之行,实践团通过建筑记录、民俗直播、非遗体验三重维度,构建起苗族文化的立体传播矩阵。成员们在与寨老对谈中领悟“敬畏自然、睦邻友善”的苗族精神。未来,禾粒云实践团将继续以“文化+影像+文创”的模式,让西江苗寨的吊脚楼光影、风雨桥故事、苗族手工技艺续写千年非遗的鲜活篇章。

淬炼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供稿
(撰稿:左科清 向鑫 图片:罗莹松 吴振宇 黄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