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移通学院2024—2025学年第2学期
辅导答疑安排表
2023-2024 学年 第 2 学期 课程 授课学时 48 学时 答疑学时 20 学时
序号 | 周次 | 班级 | 时间 | 时长 | 地点 |
1 | 2 |
| 周三 19:00-20:30 | 2学时 | ××楼××办公室 |
2 | 4 |
| 周三 19:00-20:30 | 2学时 | ××楼××教室 |
3 | 5 |
| 周三 19:00-20:30 | 2学时 | ××平台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
|
|
监督电话:xxxxx(院部级督导组组长、行政主管、教学秘书等,阅后删除)
任课教师签名 教师所在课程归属教研室主任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说明:1.此表适用于理论课程。
2.每门课程一般应安排不少于该课程授课时数1/3的辅导答疑时间,由任课教师自行具体安排(包括时间、地点、方式、时长等),并于每学期第二周前向学生公布辅导答疑安排。
3.辅导答疑一般以个别答疑为主,对共同性的问题也可以进行集体辅导;可以有部分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辅导答疑(但不得超过全部辅导答疑时间的1/2)。
4.课后答疑安排的时间不要与教师本人的理论、实践课程及学生上课时间冲突。
5.辅导答疑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可以按照教学班进行安排,可以按照专业进行安排,也可以按照一门课程进行安排,只要每个班级课后答疑总时数不少于一门课程授课学时的1/3即可。
6.任课教师应按照安排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包括网络信息平台方式)开展辅导答疑,否则按教学事故相关规定处理。
7.辅导答疑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细致,给予更多的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引导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8.本表一式2份,由任课教师填好后在开课前提交课程归属教学单位,由课程归属教研室主任签名后,一份留课程归属教学单位自查,一份由任课教师自存。
9.各教学单位需加强监督。
红色字体为示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阅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