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淬炼商学院财务与数据管理教研室、金融与投资管理教研室共同举办了一场聚焦于创业传奇卡兰尼克的大咖阅读活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读《未来公司:卡兰尼克和他的Uber帝国》一书,深入感受这家改变全球出行格局的公司及其背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活动现场,程楠老师首先对这本书进行了全面介绍。这本由《财富》杂志执行主编亚当·拉辛斯基所著的作品,是第一本全面揭示Uber商业帝国内部运营细节的著作。这本书深入探究了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雄心,系统梳理了Uber从2009年首创网约车模式,到在全球掀起共享出行革命的跌宕轨迹。它不仅讲述了Uber如何通过“轻资产”策略和动态定价算法实现指数级增长,也揭示了其在全球扩张中与各地出租车行业的激烈博弈、面临的监管挑战以及管理上的争议。作者甚至亲自当了一回Uber司机,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观察视角。紧接着程老师分享了读完这本书后的两点体会:一是关于“破界思维”与创新勇气。卡兰尼克敢于挑战坚固的行业壁垒,用技术打破传统、低效的系统,这种颠覆式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在我们的育人工作中,或许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种“速度优先”和“数据驱动决策”的核心理念,尝试在合规框架内突破传统模式,设计更优化的解决方案。二是关于创新与责任的平衡。Uber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光有技术创新和商业上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书中提到的数据泄露、劳工权益争议等管理危机,警示我们教育者,在鼓励学生敢想敢为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建立边界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向善创新”的价值导向。

在自由分享环节,刘畅老师提到:“这本《卡兰尼克和他的Uber帝国》并非一本传统的、歌功颂德的商业成功学书籍,它生动地描绘了Uber从诞生到迅速崛起的故事。书中深入刻画了卡兰尼克复杂、好斗、聪明且不妥协的个性。他是一位坚定的“颠覆者”,坚信Uber的使命是打破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垄断,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书中详细描述了Uber为了快速占领全球市场所采取的激进策略,包括大规模补贴司机和乘客、无视当地法规强行进入市场等。可以说本书是研究“闪电式扩张”商业理论的绝佳案例,即优先考虑速度而非效率,不惜亏损以换取市场主导地位。Uber是一家雄心勃勃的初创公司,在一位充满争议的天才领袖带领下,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重塑了一个百年行业,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法律和文化地震。它既是一个关于创新、野心和速度的激动人心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企业文化、伦理和权力失控的警示寓言”
伯蓓老师则分享了书中令她感受颇深的片段:“卡兰尼克在卡斯特罗老城区买了套房子,周围毫无时尚气息。他还给房子取名叫争鸣平台(the JamPad)。这个昵称把卡兰尼克性格中又酷又呆拙的男性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把房子改造成企 业家交流的中心,比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本科生计算机科学协会,这里更宽敞,也更舒适。在这里,朋友可以常常小聚,碰撞观点。多年来一直大胆行事的卡兰尼克——既没有迈向成功,也没有搬回去与父母同住——现如今知道反省自己了,还懂得和人分享过去的经历。他还成了这个小团体里颇受欢迎的写手。现在手头有了时间,他有时甚至会在推特上发些琐碎的帖子,譬如出去跑步了,抑或他坐了哪次航班。他成了多产的作家——博客名叫Swooshing——他在博客中免费向企业家提供大量意见,包括如何筹资、如何推广产品。作为旧金山备受一群自命不凡的企业家欢迎的会议中心,他的家甚至还提供免费睡觉的地方。他在2009 年写道:“想让公司有起色就一定要争强好斗。”伯老师谈到,从这个片段中,深刻体会到了卡兰尼克性格中的好斗,同时也是一种珍贵的冒险精神,这是所有人尤其是创业者所必备的,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勇敢。在回归到生活后,之前的经历依然带给了他长期的效应。


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教师们围绕卡兰尼克及Uber公司文化所传递的精神实质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卡兰尼克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既映照出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也折射出盲目扩张的潜在风险。它为我们提供了审视技术、商业与人性关系的多维视角,非常值得一读。
此次大咖阅读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大家从典型的创业故事及创业哲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这次活动让我对商业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卡兰尼克带给了我更多的力量和勇气,激励着我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更加积极坚定。”相信在未来,教师们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伯蓓
摄像:黄睿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