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不被骗,小商来告诉你,以下是一些找工作时防止诈骗的小技巧:
一、选择正规渠道
使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BOSS直聘等知名招聘网站。这些平台会对企业资质进行审核,相对安全。关注企业官网的招聘信息,避免通过非官方渠道投递简历。可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人社部门许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
二、核实企业信息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等平台,查询企业是否注册、经营范围是否合法。查看招聘地址是否与企业注册地址一致,避免面试地点在非正规场所。搜索网络上是否有对该公司的投诉或举报,了解其信誉。
三、警惕收费陷阱
正规公司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押金、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等费用。如果遇到此类要求,应果断拒绝。如果企业要求租用、购买设备或贷款才能入职,很可能是诈骗。
四、保护个人信息
在申请工作时,不要过早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网银密码等敏感信息。提供证件复印件时,应在合适位置注明用途。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或下载不明APP。
五、识别传销陷阱
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求职者应通过正规渠道求职。传销通常有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如果企业要求缴纳费用或购买产品才能入职,需警惕。面试地点在偏僻郊区、要求直接带行李、不招本地人等,可能是传销组织。
七、签订合同前的注意事项
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明确工作内容、薪资构成、社保缴纳、试用期等条款。
如果合同内容与实际招聘不符,或存在不合理条款,应拒绝签订。
八、其他注意事项
兼职刷单、色情招聘等都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活少钱多”的招聘信息。
接到招聘邀约后,多与亲朋好友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拨打12333向人社部门举报,或直接报警。
九、多看诈骗案例,识别骗子多重手段
案例1:北京捌五玖公司“培训贷”骗局
该公司以“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等高薪岗位为诱饵,要求求职者缴纳2万元培训费,承诺“培训后推荐月薪过万工作”。若无力支付,便诱导办理分期贷款。但培训内容仅为基础操作,推荐岗位薪资不足3000元,且多为合作企业“临时兼职”。
案例2:上海青浦“快递直招”传销案
犯罪团伙冒充快递公司,以“高底薪+五险一金”吸引求职者,收取398元体检费和600元押金后,安排偏远岗位迫使求职者主动离职。仅半年时间骗取近3000人190万元,主犯黄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案例3:大连张某“花钱入职”诈骗案
犯罪嫌疑人张某利用其轨道运营公司员工身份,以“内部关系”为由,向求职者收取20万至50万元不等的“打点费”,谎称可办理国企入职或调岗。三年间骗取450余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该案中,张某通过伪造劳动合同、虚构领导关系等手段,利用求职者对“体制内”工作的信任实施诈骗。
淬炼商学院供稿
编辑:杨天卉